[人才强校]名师系列(3):冯理明——爱与宽容陪伴学生成长
日期:2015-09-14 浏览:
《创新驱动 人才强校 激发活力 协同育人》人才强校系列之城院名师(3)
冯理明——爱与宽容陪伴学生成长
(记者张佩妤)“春华书记和我握手,给我颁奖了,太激动,太兴奋了”9月8日17:00,冯理明老师在他的微信中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并配了一张照片,立刻引起了朋友圈好友的集体围观和点赞。当日下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庆祝2015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等出席大会并为受表彰的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颁奖,冯理明老师从胡春华书记手中接过了南粤优秀教师的奖状。
从“门外汉”到教育专家,从水电工到技能竞赛名教头,冯理明老师缔造了一个我们城市职业学院的传奇。服务教育岗位将近13年,他潜心研究教学,不断地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用心成就了一批优秀学子。在他的教育信条里,对学生的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两个词:接纳与陪伴。
潜心学习修炼,门外汉成教育专家
1995年,冯理明从广州一所中专学校的电力专业毕业后,到了一个远离城镇的水电站工作。在那里,恶劣的工作环境让他萌生了改变现状的愿望,于是他通过了自学,修完了计算机本科课程,并于2003年2月成功竞聘为当时的惠州商业学校的老师。
初到学校,由于自己缺乏教学经验和实操技能,教学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冯理明深知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修炼,才能让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所以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不久,冯理明被安排到学校总务处当主任,彼时,除了承担多门计算机骨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外,繁重的行政工作也让他忙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冯理明依然坚持学习,每天白天上课,晚上处理完各种公务以后就开始通宵达旦地学习。有时为了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学习,他甚至直接睡在办公室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经过勤奋努力,不仅拿下了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资格,还修读了华南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专业,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实操技能水平也提升不少。他在参加省市各类竞赛中,曾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参加省级竞赛,获得二等奖一次。2009年,他指导学校学生参加惠州市技能竞赛,分别获得企业网搭建和园区网两个项目的第一名,省技能大赛园区网二等奖、企业网搭建项目三等奖,省“综合布线”项目比赛三等奖;2010年3月,他指导选手参加惠州市技能竞赛,又获园区网项目第一名;4月份,在广东省技能竞赛中,又获得多个奖项。学校的同事和学生都称他是技能竞赛“名教头”。
接纳与陪伴,用爱浇灌学生成长
今年7月份,冯理明收到了一名学生发来的微信:“老冯,我被某某公司录取啦!幸亏有你!”原来这名学生在面试的时,对某个专业理论的解释引用了冯理明在讲课时说的话,浅显通俗的语言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让面试官印象非常深刻,成功地竞聘上岗。
在这将近13年的教学生涯里,冯理明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形象直白的例子把抽象复杂的概念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能听懂,在实践操作中会使用。在他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一个老师,要做的就是接纳他的所有缺点和不足,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陪伴他们不断成长。例如在在带领学生进行技能竞赛时,因为每个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不一,冯理明就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为他们开起了“小灶”,帮助他们解决一个个理论问题,让他们能顺利地完成项目,不断地提升自己。他说:“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像在爬山,总有各种困难险阻去阻碍他的进步,我们教师要做就是想尽办法给他一个拐杖,他拿着这个拐杖就能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接下来,冯理明老师正筹划把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汇集成书,与更多的老师一起分享、交流。
【人物档案】冯理明,男,计算机高级讲师、水电设备工程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13年,现任教务处主任一职。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职业教育“十百千”人才“职教名师”培养对象,惠州市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惠州市“首席教师”。
责任编辑:梁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