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教育”成为两岸学习样本
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人文教育论坛开幕,专家学者齐聚惠州城市职院
两岸职业院校常态交流合作平台建立,第二届论坛将在台湾举行
2016年12月5日 惠州日报
为增进两岸职教交流与合作,探索人文素质教育新路径,12月2日,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学术论坛在game365备用网址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省、市有关领导等,大陆100多所职业院校(本、专科及中职)、台湾20多所技职院校(科技大学及中职)及两岸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机构代表、惠州市职业院校代表近300人参加此次学术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财团法人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由game365备用网址承办。之所以选择在game365备用网址召开,据主办方介绍,主要是game365备用网址打造的三大特色品牌之一的人文素质教育“六民教育”品牌已成为享誉全国职业院校的样本,去年,该院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典型案例一等奖。同时,game365备用网址与台湾职业院校有长期交流合作经验,交流密切,具有借鉴意义。目前,该院与台职院校除了两岸教师互访,还派出交换生到台湾多所科技大学学习。
此次论坛通过主旨论坛和两个分论坛展开,主旨论坛有3位学者分别做主旨演讲,两个分论坛共有23位专家做主旨发言。
王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等职。现任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从1998年起作为教育部聘请的专家,参加历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和课程方案设计工作。曾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称号,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主旨演讲题目:《血脉传承,以文化人——— 面向职业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是此次学术论坛的宗旨,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以及实施路径。”主旨演讲环节,王霁围绕 “什么是 ‘以文化人’”、“为什么要‘以文化人’”以及“如何在职业学校落实‘以文化人’”三个主题展开了论述。
王霁介绍,“以文化人”,就是用“文”来“化”人。《易传》贲卦的“彖辞”中提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便是“人文化成”,也是“文化”一词的来源。在王霁看来,人类对于“文化血脉”的传承,从未间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影响人,能“化”人,能使后代成为高尚人文情怀的人。他认为,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还需“以文化人”,要使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发生一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变化,使他们成为既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又掌握现代科学、现代技术的职业技术人才。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王霁表示,应该从“中华民族”的形成看“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民族称谓,可以说,有中华文化才有中华民族。由此,他强调中华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于如何在职业学校落实“以文化人”,王霁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首先,应该设立专项课题来开展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整体研究;其次,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为“化人”的主题和主线;再者,以感性化、体验化为“化人”的基本方式和基本特点;最后,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朝祥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工业职业教育博士,台湾佛光大学总校长,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荣誉董事长。曾担任过美国阿肯色大学职业教育学系助理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工艺教育学系教授、系主任;原台湾“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司长、常务次长、政务次长、“考选部”部长以及“教育部”部长;“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旨演讲题目:《职技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育》
杨朝祥介绍,台湾推行教育是不分层次的。“台湾的高级中等学校分为普通高中,中职以及综合高中。无论是哪一类的高级中等学校,我们都希望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从古希腊、古印度大学到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杨朝祥都作了简要介绍,他认为,国外一些人文素养教育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随后,他对人文主义教育以及实用主义教育的意义都作了详细说明。“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人的发展,希望人类不再成为机械的专业人、生产人,而是社会人、家庭人。”
杨朝祥表示,过去的职技教育,更多的是实用教育、专才教育,重点在于满足社会、产业人才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当下,职技教育朝着人本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 “三生教育”、“三品教育”,重点在于促进个人生涯发展、进步。这也说明了教育的主体为人,目的在于培育全人。
“一开始,台湾主要借鉴哈佛的做法,推通识教育,而后才开始进行全人教育、博雅教育、书院教育、三生教育以及三创教育等。” 杨朝祥解释,书院教育,强调的是书院精神,即老师与学生同宿同学共成长。他认为,老师只是闻道在先,于学生而言,并非高人一等,并介绍了当下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以及台湾佛光大学也在推动书院教育。至于三生教育,则包含了生命、生活以及生涯教育。“三创教育(创新、创意、创业)当中的创业教育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成为创业家、创业者,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创业家精神。”
在杨朝祥看来,要想在职技教育中推动人文素养教育,还需进行环境教育、社团活动,建立导师制度(生活导师、学术导师、书院导师、业师、终生导师),开展师生互动等。“培养文质彬彬,具有人文素养、社会关怀的专业达人,应是职技教育的新使命。”
邓庆宁
game365备用网址党委书记、院长,管理学博士。首批“广东职教名家”、首届“东江学者”。担任教育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复核评审组专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商科委教学改革研究会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工委校园文化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任教39年,担任职业院校校长28年。曾荣获“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南粤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多项国家级教育课题和省市级课题,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目前仍主持在研1项全国课题和2项省级课题。公开出版多种教育专著,主编多种全国统编教材。
主旨演讲题目:《六维公民教育体系建构与课程实施》
“作为校长,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在学校发展当中,去构筑自己的文化高地?通过文化来引领学校的发展,来引领师生的成长,来达成我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文化构建方面,我认为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学校的文化建设从校园文化这个初级形态上升到学校文化这个高级形态,从学校文化的高度,去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第二个问题就是,从碎片化的文化建设实施、推进,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逻辑框架构建这一个层面。这是我们大陆学校必须修好的一门功课。从海峡两岸对比来看,我觉得台湾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邓庆宁透露,他曾经多次前往台湾考察观摩,了解台湾一些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学科引领、专业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
“第三个问题就是,文化建设从传统的课程实施模式推进到泛在的形态,泛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概念,用在这里就是指文化形态、文化基因能够植入到学生的血脉当中,能够融合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所不在。”邓庆宁认为,要在“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方面找到学校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首先要解决教育思想,解决教育哲学之根从哪里来的问题。
在他看来,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提供了很多教育营养。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明德至善、知行合一等。通过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比较,从思想来源来看,中华传统的文化根基已经足够我们使用,足够我们传承。同时,他认为西方一些教育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比如新加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台湾中高职衔接的技职体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等。从总体上分析,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基础,而现代教育哲学所提供的教育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方法论的基础。
他介绍,“六维”公民即社会公民、学校公民、职业公民、企业公民以及具有民族情怀的中国公民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世界公民。而“六民”教育体系建构与实施又包括了公民教育培养目标、“六民”教育教师队伍、“六民”教育课程体系、“六民”教育学程进阶以及“六民”教育评价体系。他认为,学校教育哲学在于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在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六维公民”。
12月2日,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学术论坛高校分论坛以及中职分论坛分别在game365备用网址明德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以及九楼大会议室举行。来自大陆的高校和中职学校以及台湾的高校和高职学校代表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了各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创新做法。
高校分论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费小平主旨发言,题目:《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庆国主旨发言,题目:《立足民政特色,践行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具有人本情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戴建耘主旨发言,题目:《现代化职业院校师生国际化素养之提升》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院长王春源主旨发言,题目:《服务学习创意教育的品德素质养成施教经验分享》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长江秀华主旨发言,题目:《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构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大学教授、北京超星集团副总经理、通识教育总设计师刘莘主旨发言,题目:《移动时代的通识教育》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系主任、教授/圣平科技董事长张士行主旨发言,题目:《人文素养在职业教育中重要性之我见》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科研与规划发展处处长李波主旨发言,题目:《高职院校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罗慎平主旨发言,题目:《技专校院素质通识教育的探讨——— 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王静主旨发言,题目:《基于班级导师制的文化育人创新与实践》
●台湾环球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课程管理组组长、教授游宗新主旨发言,题目:《从核心通识课程展现大学社会责任之探讨——— 以环球科技大学 “云林学、学云林”课程发展为例》
中职分论坛
●北京市商业学校学生处主任何健勇主旨发言,题目:《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护照》
●台湾高级中等学校校长协会理事长、台湾西螺高级农工职业学校校长蔡天德主旨发言,题目:《农工技术职业教育的未来——— 以西螺农工产学携手合作专班为例》
●福建省经贸学校校长郑乃吉主旨发言,题目:《中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校长王天才主旨发言,题目:《以德树人的人文教育:东莞台校的实践经验》
●重庆市九龙坡职教中心校长刘生亮主旨发言,题目:《尚美教育:培养雅致职业人》
●台湾北门高级农工职业学校校长张福祥主旨发言,题目:《台湾高级中等学校校园美感环境教育推行现况》
●台湾台北市松山高级工农职业学校校长朱尹安主旨发言,题目:《台湾高职品德教育特色学校分享》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校长查筠主旨发言,题目:《以海的情怀办职教》
●台湾嵌入式暨单芯片系统发展协会秘书长陈宏升主旨发言,题目:《中国制造2025人文素养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模式探讨》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曹永浩主旨发言,题目:《传统文化智慧与中职德育创新》
●台湾二林高级工商职业学校校长郑玉珠主旨发言,题目:《品德教育与推动策略》
●台湾雾峰高级农工职业学校校长江耀宗主旨发言,题目:《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未来方向之探究》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陈可可 通讯员丁露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郭亮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