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典型案例(5):
华澳国际学院开拓国际化办学蓝海
学院2014年成立以来,围绕学院“争当国内标兵,对接国际标准”办学理念,抓住机遇全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深广度,积极探索与德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境外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
一、对接国际标准提升办学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争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新思路、在专业建设上有新方法、在课程建设上有新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在管理水平上有新变化、在教学质量上有新提高,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使我院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水平位居全省领先行列。
二、国际合作项目
(一)华澳国际学院2015年3月初,通过市外侨局的牵线搭桥,game365备用网址从澳大利亚多所大学中最终遴选出维多利亚大学作为合作对象,工作团队与澳方进行全面洽谈,4月份形成了合作备忘录;5月中旬game365备用网址领导在悉尼中国(广东)——澳大利亚经贸合作交流会上与维多利亚大学领导正式签署合作协议。6月25日教育厅对我院发出了项目正式备案通知,同意我院在会计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中开展项目试点,正式列入教育部2015年全国招生专业目录招生。2015年8月,学院超额完成华澳国际学院首届招生计划。为了推进中澳合作项目,成立了二级学院——华澳国际学院,全力推进中澳合作专业教育教学管理。
(二)中德汽车学院——汽车机电服务技师
我院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通过引进德国手工业协会(HWK)“汽车机电服务技师”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及德国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方法等国际标准。通过合作开发适应我国汽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课程,采取“汽车专业共建”和“汽车学院共建”等多种方式,将本土化的德国“汽车机电服务技师”等国际通用证书课程与我院校汽车专业课程嵌入式套读,将我院现有的汽车相关专业课程,全部或部分地替换为德国汽车检查与维修课程模块。同时将从实训车间建设标准、建设方案、实训设备配置到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管理、师资培训、就业服务等全方位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从而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技术与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中新国际创新创业学院—跨境电商育成园区
我院与新西兰商学院合作建设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育成园区,面向惠州地区国际、国内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为企业入驻园区提供办公、仓储物流分拣、商务服务及网络商品展销等功能模块,打造国内一流、全省最大的创新创业园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育成基地。
(四)与台湾朝阳科大、健行科大合作项目
我院与港澳台高等职业教育紧密合作与共同发展,推进姊妹学校交流规划,建立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等技职院校合作,探索粤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推进师生的短期交流学习,丰富师生的跨文化实践体验。
(五)与澳门城市大学合作项目
我院与澳门城市大学在城市服务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合作,开展联合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以及各类师生交流活动。
三、项目成果
(一)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开启了我院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蓝海
2015年学院超额完成华澳国际学院首届招生计划,会计学专业招生55人,电子商务专业招生56人。2106年计划新增国际贸易和计算机网络两个合作专业,招生人数达到200人。通过中澳合作拉开了我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大幕,带动了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了从0到1的转变,开启了我院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蓝海。
(二)借鉴国际先进职教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对会计学、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技术、学前教育、艺术设计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国外合作院校进行了比较研究,借鉴了德国、澳大利亚、台湾地区等职业教育优秀成果,迅速提升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打造国际化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
一方面,维多利亚大学、德国F+U萨克森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了优秀师资来我院任教部分课程,另一方面,我院派出管理团队与骨干教师赴澳进修。通过教师互访,相互借鉴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四)带动科研水平的国际化
通过全球著名大数据专家、国务院“千人计划”引进高端人才之一张彦春教授带领中澳研发团队,在我校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信息研究中心”和“通讯电子研究中心”,围绕惠州通讯电子产业做好协同创新与科技转化。与澳门城市大学合作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将国际前沿的沙盘教学引入校园,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运用,大大提高了办学水平。